搜尋

媒體報導

首頁 新聞中心 媒體報導
 

大成:從賣雞肉到經營信任

2010-09-28
“我們不會傻乎乎只賣雞肉,我們經營的是安心、健康,消費者從食物中吃到的是一份責任,一份情感。”
 
韓家寰在商界素有“鬥魚”之稱,形容其鬥志旺盛、精力充沛。一歲時,韓身患小兒麻痹症,從此與雙拐為伴,可他有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堅韌和熱情,他說雙拐是“上帝賜予我的一對翅膀”。他相信企業經營是靠一個信仰,有信仰就能做得比別人好。韓家寰對《綠公司》說:“你要信仰能帶給社會好的東西,相信你和別人不一樣,相信有你,世界會不同。”
  
在一個飽受信任危機困擾,安全隱患像不定時炸彈般可能隨時引爆的行業中,韓家寰正努力重建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與信任。
  
要不要信任,這才是根本
  
世界正經歷幾十年來最嚴峻的農業形勢,玉米、大豆原料成本不斷沖高,而消費者又不願為食物多支付一枚銅板,韓家寰掌管的大成食品(亞洲)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大成”)今年一季度銷售收入超過3億美元,純利卻只有150萬美元。食品業利潤薄如剃刀時,大成推出的國內首個食品安全回溯體系卻開始為人熟知。輸入大成“姐妹廚房”產品包裝上的安心碼,飼養人、入雛與出欄時間、飼料批次、電宰工廠、食品深加工……一隻雞完整的“生命履歷表”歷歷在目。消費者不僅品嘗到雞肉,還收穫超出預期的信任,體味到與產品之間一份緊密的聯繫。
  
戰勝饑餓,使現代食品工業成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,而里程碑也投下了長長的陰影。國內,三聚氰胺、毒奶粉、蘇丹紅、注水肉,食品安全問題一次次衝擊著人們繃緊的神經。“老百姓不敢喝自己的水,不敢吃自己的菜,這怎麼行?”在韓家寰眼裡,可回溯是食品企業的天職,企業不能把食物生產的各個環節公佈給消費者,是件“很丟人”的事。沒錯,可回溯體系會增加企業一部分成本,但韓家寰毫不遲疑地表示“這是我們的承諾,我們的付出,我們的投資”,然後用一種毫無商量餘地的口氣說:“追溯體系要不要建立,這才是根本”。
  
縱觀國際食品業巨頭:無論咖啡還是茶葉,太古集團都把產業鏈從頭到尾控制起來;美國四大糧商之一嘉吉公司,食品原料幾乎能達到藥品標準;發達國家食品回溯體系也更高級:是否含有轉基因食品、是否砍伐熱帶雨林、是否侵犯勞工權益,都會成為供應鏈上的門檻。
  
韓家寰介紹,整個食物鏈風險集中於肉、蛋、奶,飼養、孵化、電宰、食品加工、運輸、倉儲,任何一個環節控制不好,就會釀成食品安全大禍。“只有從源頭抓起,全產業鏈控制,才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釜底抽薪之策”。他伸出雙手問記者:“兩隻蘋果,一隻告訴你種養的農戶、生長的條件、含有的營養成分,一隻沒有任何資訊,你會買哪只?”
  
大成姐妹廚房即將推出名為“急鮮封”的系列冷凍鮮肉產品,安心碼之外,包裝袋上還會印上飼養農戶的頭像。這種透明的模式,讓企業和消費者、上游客戶之間有了直觀的溝通,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離。信任,自然會與日俱增。
  
不久前,韓家寰和世界銀行一位投資家聊天,投資家對國內食品業很感興趣,至於投資標準,放在首位的不是財務報表,而是一定要親自把企業上下游供應鏈考察個遍,但凡有一點漏洞都絕不投,皆因“食品企業一出事就是大事”。
“從田間到餐桌”的控制力
  
“控制力”是解讀大成競爭力最關鍵的三個字。大成之所以在國內率先亮出“可回溯”這只矛,源于其多年來鑄成的“從田間到餐桌”食品安全控制力這面盾。回溯體系的公開,只是大成借助互聯網技術把後臺資訊搬到前臺,讓消費者不再“蒙在鼓裡”。
  
大成母公司臺灣大成集團,1957年由韓家寰的父親韓浩然創建於臺灣。1993年,大成在撫順成立了大陸第一家養雞場,大成天津公司放養部經理徐海鋒當年從農校畢業進入大成,在雞場,他第一次見到雞飼料不是用麻袋,而是用不易變質的塑膠編織袋裝載;“當時農村雞舍大多還直接把雞散養在地上,大成一來,幫農戶安裝了雞籠、風機和水簾”。
  
大成天津公司飼料品質管控中心,擺放著多台造價昂貴的精密儀器,玉米、大豆——這些由集團統一採購的飼料原料,在這裡進行抗生素、重金屬、礦物質是否超標的嚴格檢測。工程師袁勇給《綠公司》記者展示了大成雞飼料獲得歐盟認證的證書,袁稱,國內家禽飼料獲准出口歐盟的,大成是唯一一家。
  
天津楊柳青鎮,大成集團孵化廠,上萬隻小雞才向這個世界報到,就一隻只被免疫員捉住,注射入疫苗,疫苗的批次、劑量、乃至為它們“打針”的員工都記錄在案。此後,這些小雞被送往各家農舍,按標準每箱100只,而多年來大成每箱都會多放2只,這麼做是為了防止小雞在中途死亡,給農戶造成損失。40天左右的飼養週期內,大成業務代表會到農舍巡查五至十次。農舍所使用的獸藥也都由集團統一採購。
  
按屠宰的雞隻數量計,大成是中國最大的雞肉加工商。大成行政部專員李衛甯介紹,與國內一般標準的電宰廠相比,大成電宰廠因為在產品品質上的嚴格控制,成本要高出一些。“顯然,市場上大成的價格並沒有高出相應的程度”,李衛寧相信,如果消費者瞭解了大成對食品安全要求的品格,他們一定會張大嘴驚訝“哇!有個企業這麼多年一直這麼扎扎實實地做事……”
  
與中糧、新希望、雨潤等同行業企業相比,09年大成在大陸80多億的營業額不算高,產品線也聚焦於雞肉產業鏈,主營業務是長年為肯德基、德克士及北京奧運等大型活動供應雞肉。進入大陸近20年,很少聽聞大成收購業內其他企業。正是多年專注的結果,讓大成鍛造出一條雖不是最長,卻掌控力十足的產業鏈。試想,如果企業在飼料、獸藥、出欄、電宰、加工、包裝等任何一個環節沒有即時全程地監控,公開宣示食品是“可追溯”的,就意味著不可控的風險。
  
“控制整個上下游自然比較辛苦,但就像打仗一樣,布好局後一定能贏!”韓家寰底氣十足,“從田園到餐桌”的全產業鏈控制是任何一家食品企業繞不過去的,“雙匯、雨潤、蒙牛先走下游也不錯,但今天也要把上游鋪完整,否則佈局就是虛的。”
不僅出售雞肉
  
布好局,並將回溯體系公之於眾後,大成也得以正式逐鹿附加值高,同時競爭也白熱化的終端食品市場。
  
自2009年起,大成“姐妹廚房”產品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的沃爾瑪、家樂福、樂購等大型超市上架。8月20日發佈的大成中期年報顯示,公司加工食品業務表現搶眼,銷售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35.8%,達到5464萬美元,毛利率也比去年同期大幅提升27.1%,加工食品經營收入占大成食品收入總額的百分比也創下8.3%的新高。
  
“姐妹廚房”正是韓家寰下一個偉大的夢想。韓家寰問記者,蘋果體驗店的作用何在?哈根達斯冰激淩店的作用何在?它們店面數量很少,但都落子在城市最時尚、流行的位置,什麼道理?“項莊舞劍,意在沛公”,真正目的是帶動蘋果電腦和哈根達斯冰激淩在超市和網上的銷售。“‘姐妹廚房’為什麼不能成為食品行業的‘蘋果’?”
  
大成規劃,年底一批新的“姐妹廚房體驗店”將在北京推出。“你等著瞧吧”,韓家寰雙眼眯成一條縫,和記者賣起了關子:“我們不會傻乎乎只賣雞肉,我們經營的是安心、健康,女孩子吃了身材可以更好,消費者從食物中吃到的是一份責任,一份情感。”
  
今年6月,大成還按照國際公認測量工具公佈了集團2009年溫室氣體排放量——折合成二氧化碳排放量15.9萬噸,成為國內首家完成碳量測的企業,大成也正根據這組數據制定碳中和計畫,還將在每袋產品上明確標出碳足跡。“這些不是噱頭,不是作秀 ,而是為即將到來的低碳時代一步一個腳印地做準備”,韓家寰強調,出口、綠色金融、碳稅,它們遲早會成為競爭新門檻。
  
採訪時值中午,大成員工端上各種式樣的精緻小食:土豆蔬菜雞肉泥、雞絲鹵肉飯、草莓cheese、麵包cheese……它們該是“姐妹廚房”準備推出的新品了。
  
“來,味道給點意見,賣十塊錢會不會太貴?”韓家寰問。
  
“味道很獨特。”記者答道。
  
“獨特通常不是誇獎。”韓家寰搖搖頭,繼續問,徹底弄清了我對它們的評價後,放下手中刀叉,撐起雙拐走到門口,扭頭沖我說:“借一分鐘,我有一些建議要給廚師。”
 
——《綠公司》
 
 
 
2024 © 大成食品 ( 亞洲 ) 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隱私權政策 | 使用條款 | 網站導覽 | 京ICP備13023513號-5 |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4323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