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

公司動態

首頁 新聞中心 公司動態
 

“雙反”調查或促中國肉雞產品輸美“零突破”

2009-09-30
“從2004年以來,中國沒有向美國出口過一公斤肉雞產品。”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馬闖在接受 《每日經濟新聞》採訪時表示。
  不過,美國通過“只出不進”方式來保持本土禽類企業的競爭力的局面或將改變。27日商務部發佈公告,宣佈啟動對進口美國肉雞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(雙反)立案調查。這次調查一方面將緩解國內肉雞產品企業的經營壓力,另一方面也給中國禽肉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帶來了更多的想像空間。
協會申請 “雙反”調查啟動
  商務部公告顯示,此次“雙反”調查涉及產品為活體白羽肉雞屠宰加工後的肉雞產品,包括整雞、整雞的分割部位、肉雞的副產品,不論是鮮的、冷的或凍的。活雞、以罐頭和其他類似方式包裝或保藏的肉雞產品、雞肉香腸及類似產品、熟食肉雞產品均不在本次申請調查進口產品範圍內。
  馬闖透露,目前相關部門和機構已對進口美國的肉雞產品的有關情況,以及它對國內產業影響等方面進行了審查,20天后,還將對行業內20多家大型肉雞產品生產商進行生產能力、產量、庫存等方面的企業損害調查。
  記者從中國畜牧業協會獲悉,早在本月13日,該協會就已代表行業內20多家大型生產商,向商務部遞交了對進口美國的白羽雞肉採取貿易救濟措施的申請。馬闖指出,美國低價傾銷,造成我國產品庫存增加,產能不能完全發揮,山東、河南等省企業面積虧損較大。
  “我們所調查的企業中,開工率不到80%,或多或少存在虧損現象。”馬闖指出,美國肉雞產品以極便宜的價格,大量出口到中國,給本土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。由於有補貼,美國肉雞產品價格比國內便宜300~500元/噸,嚴重影響了中國企業的利潤和正常銷售。
  企業:被低價傾銷嚴重衝擊
  記者從美國家禽蛋品出口協會駐京代表處瞭解到,從2007年5月起,中國已取代俄羅斯,成為美國家禽產品出口的最大目的地。
  放任美國禽肉進口的單向貿易,給中國家禽企業帶來了衝擊。據瞭解,短短幾年內,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禽肉製品累計超過400萬噸,占中國禽肉進口總量75%以上,拿去了中國禽肉市場7%的份額。來自專業協會的資料表明,受美國禽肉和國內市場雙重影響,今年3月,每千克毛雞價格由8.36元降至7.67元,下跌8.3%。
  萊陽春雪集團相關人士表示,“進口的美國肉雞銷售價格僅是我們產品價格的2/3,這使我們丟掉了一些市場。如果政府放任這種貿易方式,一批國內肉食雞生產企業將難以為繼。”
  據悉,美國人偏愛雞胸肉,雞腿、雞翅等副產品生產相對過剩。而中國的消費習慣與美國有明顯不同,偏重於雞腿、雞翅和雞爪等副產品。“這種飲食習慣的差異,為美國的雞肉副產品出口中國提供了可能。”大成食品(亞洲)有限公司主席韓家寰說,多年來,美國雞爪、雞翅有效補充了中國市場的需求空缺,美國的家禽出口商也把中國看成最大的海外市場。
  展望:單向貿易格局或改變
  “美國人可以把雞肉出口到中國,我們卻進不了美國市場!”韓家寰表示。
 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禽肉分會在一份聲明中認為,中美禽肉貿易長期以來處於不對等的貿易狀況,美方一直對開放中國禽肉採取消極和拖延的策略。
  據美國農業部今年6月10日公佈的統計資料,美國對中國的雞肉產品出口數量從2004年的3605萬磅(1磅約合0.45公斤)猛增到2008年的7.34億磅,增加了20倍,而同一時間段內,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雞肉產品為零。
  不過,隨著中方對美國進口肉雞發起雙反立案調查,中國禽肉產品進駐美國市場也給禽類企業更多的想像空間。
  韓家寰認為,雞腿肉在美國沒有市場,是因為美國生產企業機械化程度高,一些生產環節是需要人工作業的,美國的人工成本很高,而這方面,中國還是有一定的競爭力。另外,美國的飲食習慣在逐漸改變,也將給市場需求帶來新的機會。
  不過馬闖表示,“即使美國開放中國的禽肉產品,中國的企業也面臨著高成本的壓力!”如果美國政府要求中國產品強制檢驗,尤其是每箱必檢的話,成本壓力不小。
  山東六和集團負責肉食銷售人員也認為,美國市場打開對中國企業是一個很好的機會,但美國高度機械化和規模化養殖而帶來的市場優勢,對中國企業來說也是一個挑戰。
 
 
 
2024 © 大成食品 ( 亞洲 ) 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隱私權政策 | 使用條款 | 網站導覽 | 京ICP備13023513號-5 |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43235號